請回應六大民主危機,台灣公民陣線對總統參選人的提問
台灣公民陣線今日(21日)召開記者會,就當前六大民主危機:「中國統戰滲透與資訊戰」、「和平協議與主權危機」、「經濟瓶頸」、「國家的社會投資不足」、「政黨失能」、「政府體制缺陷」等,提出具體問題,要求各黨派總統參選人回應並提出具體有效對策。
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江旻諺指出,2020總統大選不只是政治人物的權力遊戲,更是關乎台灣民主未來的關鍵時刻。台灣外有主權危機,中國對台灣從法理主張走向現實併吞;對內則遭遇經濟轉型關卡,貧富差距與生活困境導致人民失望、沮喪,對未來失去信心。民主則在民粹與反民主勢力衝擊下,正當性逐步流失,產業結構變遷與新興發展路徑晦暗不明,世代經濟機會的落差與結構性的經濟果實分配不均,更烙印在年輕族群的不平心理上。面對這一切,我們看到的兩黨初選,卻是政治口水遠多於治國方針。這個記者會是個起點,我們呼籲兩黨初選與未來大選,應該更廣泛地納入公民對話,參選人應該更積極地回應社會各界的提問。
一、中國統戰滲透與資訊戰
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宋承恩指出,無國界記者組織今年3月25日所發布《中國追求的世界傳媒新秩序》調查報告指出:台灣「一直是中國不實資訊的主要操作標的」,其目的是在替中國「國家統一計畫鋪路」;而監察院調查報告也指出「旺旺中時設在北京的公司專門招攬中國政府的廣告業務,再轉包給台灣其他媒體,價格常是行情價的2倍以上」。
中國政府收買媒體已影響台灣民主體制的健全運作,請問總統參選人,您是否支持:立法禁止媒體及其從業人員收受中國政府及其相關機構之賄賂與不正利益;如屬合法正當業務往來,應申報公開,並於醒目處揭露資金來源?
二、和平協議與主權危機
宋承恩表示,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今年1月2日發表談話,倡言「一國兩制台灣方案」,表示要「堅決挫敗各種製造『兩個中國』、『一中一台』、『台灣獨立』的圖謀」,「祖國必須統一,是新時代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然要求」,倡議「兩岸各政黨、各界別推舉代表性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開展廣泛深入的民主協商」。
政治談判是否會傷害台灣主權與民主體制,一直是人民深層的憂慮,請問總統參選人,您是否支持立法院修訂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明定「主權國家地位與自由民主憲政秩序之毀棄或變更,不得作為政治談判及協議之項目」,為政治談判畫紅線?請問,您當選後是否會遵守此一規定,承諾「不會在『一個中國』的原則下,與中國進行和平協議、軍事互信機制或其他政治談判」?
三、經濟瓶頸
台灣公民陣線成員莊程洋表示,2018年底九合一選舉民進黨大敗,有國際媒體分析指出,主因是長期被忽視的低薪族群的政治反撲。低薪確實已經成為青年世代的時代傷痕,很大問題源自經濟果實分配的不正義。不正義的程度,可以從整體受薪階級的勞動報酬,占GDP比率的變化趨勢得知:勞動報酬從1992年占GDP的51%,一路下滑至2016年約占44%,以目前經濟規模,約當1.23兆元從原本勞動報酬變成資方利益,平均每位工作者的月薪減少約九千元之多。勞動報酬占比44%,相較多數先進國家占比約60%左右的程度,相距甚遠。這些比較儘管粗略,但已經清楚勾勒出台灣低薪現象的背後,存在一個嚴重向資方利益傾斜的分配制度結構。
蔡政府執政三年以來,連續三年調高基本工資月薪與時薪,總漲幅分別是15%與25%,宣稱是民選總統以來基本工資漲幅最多的政績,但是蔡政府卻忘了,這樣的漲幅,相對於上述勞動報酬遭到長期激烈的縮減幅度,只是補破網的開始,而且相較日本、韓國的做法,有幾項明顯缺失:
1. 調漲幅度依然不足:舉例而言,南韓近年來薪資水準已經大幅領先台灣,在此情況下,文在寅2017年上任後至今過去兩年左右時間,已將基本工資調漲29.1%,使得目前南韓基本時薪折合新台幣約220元,基本月薪(每週40工時)超過47K。甚且,文在寅政府預告2020年基本時薪將繼續漲至約260元新台幣。該項政策很清楚地嘉惠中低薪族群,希望可以改善其國內的分配正義。對照之下,蔡政府的調漲幅度,頓然失色。
2. 缺乏整體的薪資作戰計畫:上述南韓政府的薪資調漲措施,是很清楚的「收入導向型」經濟政策,也就是國際正在倡議的「加薪帶動成長」(wage-led growth)策略,將有助於內需經濟與社會需求創新的茁壯。民進黨政府過去雖然經常說要刺激內需,卻始終擺脫不了「加薪傷害競爭力」的舊經濟思維,缺乏整體的薪資作戰計畫。
3. 無法帶動預期心理:南韓與日本政府的加薪手段採取「預告」策略(即宣告未來幾年將漲至哪個目標),目的就是為了要帶動投資與消費心理、刺激內需成長。反觀蔡政府的薪資政策尚未提供任何未來具體目標,因此民眾無法期待未來持續加薪,過去調薪成果也難轉化為成長動力。
此外,蔡政府口口聲聲說要照顧勞工,卻不斷引進更多外勞,傷害中低薪族群的就業與所得。更重要的是,持續倚賴「外勞救經濟」的發展策略,只會延後台灣產業升級的速度,讓自動化與智慧生產的相關產業缺乏內需動力而難以發展。
請問總統參選人,您對於扭轉台灣低薪與血汗過勞現象,以及引導產業升級的具體政策為何?對於經濟果實的嚴重分配不正義,可否具體說明改善目標(例如提升勞動佔比至少回復到1992年51%的水準)與進程藍圖,以及政策工具?
四、國家的社會投資不足
莊程洋指出,台灣的少子化問題已經是年金保險體系無法存續的主因,未來青壯年將難以負擔沉重的扶養壓力,並在低薪困境中,家戶可支配餘額進一步下降,造成生育意願降低的惡性循環。中央政府現有的生育政策所聚焦的台北與桃園經驗,又不見得適用於其它縣市中高度城鄉混合的環境,因為其它縣市不具備高都市化程度與足夠財稅能力,也不如新升格的桃園市獲得新財源與大量的舉債空間。從市場運作的角度而言,托育的高成本降低婦女進入職場的意願,使得許多人力資本耗費;另外,單方面地著重托育政策的目標數字,也無法確保托育中心服務品質,以促使年輕父母信任機構,真正減輕負擔。
國家長期社會投資不足,從少子化及托育政策就出現嚴重缺口,更遑論其它長照、職訓系統、基礎教育投資、年金保險等面向。請問總統參選人,您對於改善當前托育體系數量及品質,緩解城鄉差異的具體政策方針為何?請說明您對於國家社會投資不足的整體因應策略?
五、政黨失能
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徐偉群指出,此次總統大選,政黨產生候選人的提名程序,在民進黨與國民黨內都引發爭議。由於黨員結構與選民結構的落差,加上人頭黨員問題,讓兩大黨都無法以黨員投票產生候選人;最後以全民調決定提名,卻又讓初選程序窄化為「兩三場電視政見會」搭配「選民在家等電話」。
請問總統參選人,您認為未來政黨提名制度應如何改善?您是否支持參考美國,未來採用開放式公辦初選,讓初選程序更具備「政見路線競爭」以及「候選人與選民對話」之功能?在此之前,您會如何加強與選民進行政見對話?
六、政府體制缺陷
徐偉群指出,許多人認為,我國總統與行政院在憲法中的權責不符:一方面,民選總統並非憲法規定的全國最高行政機關,內政上常要藉由各種「體制外」手段影響政院施政,才能「承擔」選民付託;另一方面,總統雖實際掌有決策權,卻僅由閣揆出面為政策辯護,使已經沒有閣揆或閣員同意權的國會,更無監督制衡實際決策者的有效工具。總統參選人雖常指出憲政體制的陳痾,但實際執政掌權後,卻多半繼續坐享權責不符體制的紅利。
請問總統參選人,您是否願意承諾當選後儘速啟動修憲,解決權責不符的體制問題?您比較支持以協商共識為核心,維持穩定多數的內閣制/準內閣制,或者比較支持讓總統取得完整行政權,讓贏者可以全拿,但也較易發生政治僵局的總統制?在沒有完成修憲前,您又會如何做到權責相符的要求?
▎主辦:台灣公民陣線
▎時間:2019年5月21日(二)上午10時
▎地點:台大校友會館3C會議室|濟南路一段2–1號
▎出席:宋承恩(台灣守護民主平台理事、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
莊程洋(組織工作者、台灣公民陣線成員)
徐偉群(中原大學財經法律學系副教授、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
江旻諺(經濟民主連合研究員、台灣公民陣線發起人)
▎新聞聯絡人:江旻諺|0937–169–222